400 110 1177
部分案例 最新动态 时事热点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政策法规 视频资讯 老将出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服务中心 > 信息资讯 >老有所乐 >83岁老人追星收集近200名人签名 但追的不是明星

83岁老人追星收集近200名人签名 但追的不是明星

来源:重庆晚报    类别:老有所乐    浏览量:...    更新日期:2018-01-22

    83岁老人收集近200名人签名 他是重庆最年长的追星族

  83岁的艾远兴,在大渡口春晖路街道锦城社区很有名,他喜欢收藏,同时也算是重庆最年长的追星族。他追星的方式很独特:不在机场拦人、也不在酒店蹲点,追的不是偶像明星和影视大腕,在他的星谱中,有的是党政杰出人物、有的是基层先进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他收集的名人签名已近200个。

  他的追星方式 很特别

  在艾老众多的签名册中,有两本是重庆几次党代会代表的签名,共计51人。艾老党龄近60年,他说,“党代表是各行业的榜样人物,是我心中的第一偶像。追逐他们的脚步,收集媒体对他们的报道,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他的签名档案中,我们看到一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首日封,上面盖着党代会的纪念邮戳,以及附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重庆代表团丁继泉”的亲笔签名。丁继泉时任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为这个签名,艾老从大渡口转公交来渝中区,到人民小学直接找到了丁继泉。

  “虽过去10年了,但我对这个老人印象很深。”电话那头的丁继泉向重庆晚报回忆当时情景。丁继泉说当时她正在开会,老人直接冲到会议室门口,保安都拦不住,第一反应以为他是来解决孩子读书问题的。“会后,当他拿出一叠资料向我展示时,我震惊了,里面有前几届党代会代表的签名,他太有心了。”丁继泉说,因此她到北京参加大会时,在开幕的当天就专门给艾老寄了一套首日封,以满足老人的心愿。

  沈铁梅的资料 他收藏最多

  艾老打开另一层档案柜,捧出一个空茶盒,他说,“茶叶喝完了,盒子舍不得丢,这是金嗓子沈铁梅送我的。”

  有关沈铁梅的档案,他收藏得最多,其中媒体报道就有好几本,比如沈铁梅赴德国科隆演出《凤仪亭》、沈铁梅主演的情感川剧《李亚仙》首次公演等报道,他都收藏着。

  “我和她的渊源起源于1960年11月4日夜7点、13排35号的一张川剧票根。”2011年,艾老从新闻上得知,重庆要建川剧博物馆时,就把这张保存了整整51年的票根,邮寄给了沈铁梅。

  而后,沈铁梅给艾老回信,信中连续几次提到“对不起”、“抱歉”,并解释回信晚的原因是一直在外出差。她在信中写着由衷的感动:感谢您将这枚60年代重庆剧场的戏票赠送给我,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恰巧,重庆市川剧院在人和新建川剧博物馆,即将开馆,这将为博物馆的存列布展增加一个亮点。”

  回信中,沈铁梅邀请艾老去参加川剧博物馆开馆,于是2012年4月10日下午,他第一次见到了沈铁梅。两人聊起了家常,沈铁梅还在艾老带来的报纸上留下了签名。

  人民大学校长 特地为他签名

  收集这些名人签名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随机的,艾老总会找到合适的时机和节点。

  1982年,是郭沫若诞辰九十周年,邮政部门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根据他对郭沫若信息的收集,他了解到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成仿吾从青年时代起便与郭老结下了深厚友谊。于是,艾老给成仿吾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意,并附上郭沫若的这枚纪念邮票,希望成仿吾能签名。

  想不到的是,这一举动吓坏了他的儿子。“儿子当时正在人民大学读书,突然有一天校长办公室通知他去见校长,儿子还以为自己闯祸了。”艾老的儿子胆颤心惊地来到校长办公室,没想到成校长却从抽屉里拿出一枚邮票,和蔼地说:“我已经签名了,请把这枚纪念邮票替我带回去,给你父亲。”

  两年后,成仿吾病逝。艾老还把成仿吾当年病逝的新闻报道收集到签名档案,以表达他的追忆。

  焦裕禄夫人 赠送签名明信片

  焦裕禄是艾老最崇拜的名人之一,艾老通过媒体报道,一直关注着焦裕禄5个子女的信息:大女儿焦守凤90年代初,在开封市总工会工作;儿子焦国庆部队转业后,90年代初在开封市税务部门工作;二女儿焦守云部队转业后,90年代初在科研所工作……

  “我考虑了一下,写了一封信给焦国庆,向焦裕禄的家人表示慰问。”艾老没想到,他竟然盼到了回信。焦国庆写道:“远兴同志,你好!焦裕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一家人,与你天南地北,集中到一起真不容易。”

  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1992年11月,他收到的回信中,竟含有四个人的明信片签名:焦裕禄夫人徐俊雅、子女焦国庆、焦守云、焦保钢。

  其实早在1983年,以同样的方式,艾老就给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的儿子时纯利去过一封信,时纯利回复了他一封纪念卡片,并在上面印上了时传祥的私人印章以作纪念。

  建立重庆首个 家庭档案屋

  艾老家的客厅,有一整面木柜,谁去看到都会震惊,里面全是整整齐齐的档案袋。细看分为12类,有个人传记、书信、照片、理财、传媒、收藏等。

  就连我们第一次见他时,说出重庆晚报记者身份后,艾老竟然可以根据姓氏,直接叫出我们的名字。想不到报纸上细枝末节的信息,也都被他收集到了大脑里。

  “目前已经有24柜,档案454盒。”艾老说,他是重庆有机化工厂的职工,工厂破产后他申请把柜子留下来。多年来,搬了6次家,从19平方米的小屋换到100多平方米的新家,但这些档案一件也没有少。

  实际上,艾老的这些柜子,在市档案局专业人员多年指导下,已形成了重庆首个家庭档案屋。(记者 吴娟 李琅)

分享到:
更多 ->
 
 
18.191.93.18